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宁德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劲头不松、斗志不减,继续“冲刺模式”,致力给村里留下好的运转机制和可持续的产业。 贴心话 01 “我唯有实干, 才能不辜负他们” 张太钲(左)了解扶贫再贷款支持的种植业情况 “咱村现在用水可方便啦,还干净,就算到了冬季也不缺水,再也不用手提肩挑了,这要是在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霞浦县柏洋乡神洋村60多岁的村民彭阿福高兴地说道。寒冬腊月,驻村第一书记张太钲带着几个村民翻山越岭寻找理想水源,建池铺管,彻底解决了村里的用水困难。张太钲还为村里申报“扶贫再贷款示范基地”,降低村民生产贷款利息,为农户解决了生产资金问题。张太钲说:“驻村的时间很短,乡亲们还有许多期盼需要我帮助实现,我唯有实干,才能不辜负他们!” 02 “做好驻村工作, 需要‘瓦片精神’” 林金达(中)向群众收集古民居修缮改造及活化利用意见 “我现在的房子古色古香又安全实用,观光者都羡慕着哩!”柘荣县官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章乃庆看着新房笑容满面。章乃庆的老宅变化,是官安村古民居“美丽蜕变”的缩影,这得益于福建省高院下派官安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林金达的辛勤付出。没有台账资料,他一户户摸排走访;缺少群众支持,他一家家做思想工作;资金有限,他多头沟通筹集到多万。在林金达的努力下,官安村的古民居改造工作已完成近70%,从前的省定贫困村华丽变身为“中国传统古村落”。林金达说:“驻村工作如那古民居的瓦片,要片片紧挨铺牢,用‘瓦片精神’,才能为群众挡风遮雨,与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 贴心人 01 王联辉:干群齐心“美颜”家园 王联辉(中)与九岭村党员群众一起修复九岭古道 “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形象描述了寿宁县的山势险要、交通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福建省委组织部下派九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王联辉和村民一起投工投劳,对古道进行修复。 为了将古道打造成冯梦龙文化之路,推进九岭古道旅游业发展,九岭村还筹建了冯梦龙文化展示厅、农副土特产产品展示厅等,王联辉说:“我们要让来这儿的每个人真正走一段古道,学一段历史,忆一份初心。” 而今,古道修复后,来这里缅怀时光和感悟冯梦龙文化的市民渐渐多了。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寿宁一中就读时,每个星期都要往返古道一次。工作以后,多次想再到古道走走,可惜道路被杂草和土石淹没,行而不得。”市民黄先生激动地说道,“现在好了,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体验我曾经的求学之路了。” 为了完善旅游配套产业,王联辉把目光聚焦在人居环境整治上,着力解决“宜居”问题。 “鸡鸭满村跑,垃圾随地倒,卫生脏乱差。”如何改变脏乱差现象?王联辉确立村庄3年环境综合整治计划,发挥老党员“威望优势”,设立以“老支书”“老党员”为主的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在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下发动群众主动作为,两个月内拆除鸡栏鸭舍、乱搭乱盖等40多座,改造房屋外立面近1.5万平方米,屋顶“平改坡”近0平方米。 “村里的苍蝇、蚊虫少了,整个环境干净多了。”村民朱玉妃看着如今大变样的村庄由衷地说道。 02 庄世堂:留守儿童的“庄老师” 庄世堂在公益性学前班与留守儿童互动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拼城堡吧。”屏南县路下乡三万里村的公益性学前班里,驻村第一书记庄世堂正在和孩子们互动。孩子们在村里的幼儿园上学,在几年前,这是村民们无法想象的。 年12月,刚到任的福建省人社厅福建技师学院下派三万里村驻村第一书记庄世堂,开展入户走访时,看到好几个孩子不是爷爷奶奶带着,就是在路边和小伙伴玩耍。“老乡,这些孩子看着也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怎么这时候还在村里玩呢?”庄世堂询问旁边的村民。 “唉,庄书记,咱这穷乡僻壤的,哪还有幼儿园啊,都停校二十多年了。”村民看着身边年幼的孙子叹气道。 经过走访,庄世堂得知,原来三万里村由于地理环境差、交通不便等原因已停校二十余年,这里的孩子们没有幼儿园可读,只能等到7岁直接上小学,或是家长跟着幼童到乡镇租房伴读。 看着这些本该上学的留守儿童们,庄世堂着急不已,他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让孩子们有书读,别的孩子应受的教育,咱三万里村的孩子也要有,再穷不能穷教育。”说干就干,庄世堂先后争取到中央、省级扶贫资金,对村里的电站宿舍进行改造修缮,与热心返乡青年一起办起了公益性学前班。年9月,三万里村公益性学前班恢复教学,吸纳了10多名儿童就读。 为了三万里村,庄世堂整天吃住在村里,成了全天候“村官”,他说:“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我心都要被暖化了,这些辛苦付出都值了,能实实在在地帮到他们,我觉得做什么都值得。” 贴心事 01 “驻”到群众心坎里 石源(右)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养鸭场中了解养殖情况 “小儿子生病,村里帮忙,省了很多医药费。没有工作收入,挂钩领导帮扶,不仅入股项目拿分红,自己还养鸭种菜,年收入超过4万元......”屏南县熙岭乡岭里村村民陈虞旦谈起党的扶贫政策便如数家珍。 陈虞旦曾因病致贫,于年被列为国定贫困户。他的小儿子因得了鱼鳞病,皮损到了冬季尤为严重,宁德市委宣传部下派岭里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石源知晓后,专门到福州找皮肤科医生为其配药,此后便常自掏腰包从福州带药回来前去探望。 “最近皮肤症状严重吗?用药后有没好些?”石源不时抽空到陈家询问病情,当得知近日症状加重时,石源又专门咨询了宁德的皮肤科医生,买了润肤产品给陈虞旦的儿子。因为坚持用药,孩子的病症如今得到很大缓解。 三年来,石源倾真情、献真爱,竭尽所能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他总说,要把身子“驻”到最基层,把基层放在最心上,虽然能力有限,但会全力以赴,因为那是第二个“老家”,有很多纯朴可爱且待他如亲人的乡亲。 02 产业有了,村民生活的奔头也就有了 任播扬(右)在种植基地了解西瓜育苗进展 “再过一阵子,塑料棚里的西瓜苗就能下地,两个月后就能上市了。”古田县黄田镇后坪村村支委陈兆鹏说。 后坪村曾是省定老区重点村,也是省级贫困村,这里农田抛荒严重,是典型的“空心村”。然而在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下派后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任播扬三年的帮助下,曾经的“空心村”成为了“国家特色蔬菜产业体系科技示范基地”。 “产业兴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带领全村农民创收致富、贫困户脱贫的关键所在。”任播扬说。为此,他多次拜访省农科院、农林大学等相关单位,了解农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方向,引进黄金百香果、甘薯等新品种试种,推广“稻—鸭”养殖、“瓜—晚稻”轮作等新技术,对接蔬菜种植、土鸡养殖项目…… “你们的丝瓜怎么长这么好?是什么品种啊?”一位村民看到农业合作社的丝瓜长势喜人,好奇地询问道。一旁的李持传理事长自豪地说:“这是从省农科院引进的新品种‘福研9号’丝瓜,特点是早熟、产量多,亩产效益高。”这位村民非常感兴趣:“明年能跟你一起种么?”“没问题呀!”李持传爽快地答应。“现在有了自己的产业,还有专家指导,荒了几十年的地又能耕种了,村子一下子热闹起来,咱老百姓的生活也有了奔头。”村民们谈到村里的变化都十分感慨。 供稿 宁德市纪委监委、屏南县纪委监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