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现场推进会发言材料? 今年以来,柘荣县严格按照宁德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村(社区)主干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先行先试,探索出台具体备案管理办法,从5个方面细化21条举措,进一步规范管理,有效激励村(社区)主干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一、突出全面精准,详实范建档围绕“书记考核一遍、班子体检一遍、村情摸排一遍”的三个一遍要求,县委组织部联合乡镇党委逐一开展调查摸底,抓细抓实备案管理。 NO.1 实行电子建档。 参照干部建档标准和管理要求,为每名村(社区)主干建立个人电子信息档案,包括村(社区)主干个人信息、任职考察审查、年度考核、学历教育、奖惩情况等,并适时补充更新有关信息。 NO.2 实行动态管理。 坚持“凡动必备、培训必备、奖惩必备”的原则,调整任用、奖惩情况备案实行即时即报,教育培训、日常管理等相关内容于每年6月、12月上旬集中收集并向县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报备。 NO.3 实行全程纪实。 按照人选推荐、资格联审、考察考核、党委研究、公开公示和备案管理等关键环节,分别由相关责任人和经办人记录在案、全程归档,由乡镇党委把关后报县委组织部存档备案,做到纪实清楚、责任清晰、追责有据。 二、突出严把关口,着力选好选准坚持“凡调必备”原则,不得未经报批、备案调整村(社区)主干。 NO.1 明确调整程序。 针对乡镇党委届中调整村(社区)主干的,明确征求意见、事前报备、资格联审、组织考察、上级批复、会议研究、任职任命和备案管理等8道程序,提升制度化、程序化管理水平。 NO.2 明确选任标准。 对拟任村(社区)主干人选采取必审档案材料、必查违纪违法情况、必听党员群众反映、必看人选平时表现的“凡任四必”操作办法,特别是对照村“两委”换届人选资格标准,明确划定“红线”,对拟任人选逐一征求公检法等12个部门意见,坚决把受过刑事处罚、“涉黑涉恶”等问题人员筛查出去,确保“一选一个准、个个过得硬”。 NO.3 明确用人导向。 拟任村(社区)主干人选考察工作由县委组织部和乡镇党委联合开展,通过广泛听取乡镇领导班子、包村(社区)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社区)党员和村(居)民代表意见,考准考实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和担当作为等情况,切实把“最硬最强最能打仗的人”选进来。 三、突出教育管理,强化履职尽责把增强村(社区)干部履职能力作为备案管理的重要部分,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 NO.1 注重素质提升。 全面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培养工程”,每年选派30名左右村(社区)干部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提升。围绕组织建设、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重点内容,实施“全员轮训”工程,每年对村(社区)主干开展不少于1周的集中轮训。 NO.2 注重考核评价。 实行村(社区)主干“一定三诺”和“双述双评双考”制度,每年年底村(社区)主干围绕本人任期和年度履职承诺情况、岗位目标落实情况等内容,向上级党委、本村党员群众代表进行述职,接受组织考核和群众测评,促进自我加压、履职尽责。 NO.3 注重结果应用。 针对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不称职”等次的村(社区)主干,由乡镇党委进行诫勉谈话,责令改正;对连续两年被评为“不称职”等次的村(社区)主干,乡镇党委要进行职务调整或罢免,推动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倒逼机制。 四、突出关心关爱,激励担当作为坚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想方设法提振村(社区)干部精气神。 NO.1 落实经济待遇。 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规定标准和正常增长机制,对“一肩挑”的村主干将基本报酬提高至元/月,将社区主干基本报酬提高至元/月。建立离任村(社区)干部定期生活补助制度,对累计担任村(社区)主干9年,连续担任6年以上离任村(社区)主干按每人每月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并实行两年一调整。落实村(社区)干部定期体检制度。 NO.2 加强政治激励。 每年开展“十佳村干”评选活动,对连续3年或累计5年被评为“十佳村干”的村(社区)主干,直接转任聘干,任职期间工资、福利待遇等同乡镇事业干部标准。截至年底,共有42名村(社区)干部享受聘干待遇。积极推荐村(社区)主干参与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乡镇干部择优选拔工作,年以来共有1人进入乡镇领导班子、1人考录乡镇公务员、3人考录乡镇事业单位。 NO.3 突出绩效管理。 建立村(社区)主干第三方绩效考核机制,实行绩效工资和奖励制度,年度考评结果被评为“优秀”和“称职”的按%标准领取绩效工资,评为“不称职”的不得领取绩效工资,对考核等次为“优秀”的村(社区)干部年终一次性给予每人不低于1万元的绩效奖励,对连续三年或累计五年评为“优秀”的村(社区)主干,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按最高标准予以缴纳。 来源:柘荣组工,这是柘荣县委组织部在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发言 推荐阅读 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寿宁召开 屏南熙岭乡龙潭村党支部:“一领双带三创”助推乡村振兴 蕉城七都北山村:坚持组织振兴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霞浦:人才回归助力乡村振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